-
项目介绍
-
公告栏
【公告】
【第一轮通知】社区森林资源的传统利用与保护国际研讨会 2024-09-15 -
最新动态
“走进大山的传说”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团即将启程赴港演出
作者:钱洁来源: 责任编辑:添加日期:2009-05-15 10:56:34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上海、香港、云南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采,提高香港民众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并以此促进三地在其他领域的全面合作,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新知(香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平等友好协商,决定共同组织云南省藏族和彝族歌舞团拟于年月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走进大山的传说》——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专场公益演出活动,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最终由国家文化部审批通过。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新知(香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主办单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为承办单位。继成功彩排,艺术团将于启程赴港演出。
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和多样的文化传统知识。目前要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国家政策,更加显现出,云南省应该和谐统一地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战略意义,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政策的科学性和行动的高瞻远瞩一定是云南省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专指过去的、记忆中的文化,它同时也是社会群体创造未来的过程。“无形文化遗产(亦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它们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不同民族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代代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不断得到创新,使各民族具有一种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并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无形文化遗产的认识有三个关键部分,即无形文化遗产承载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体现了人类与自然长期相处的创造力,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不仅仅是因为人类社会对遗产文明的保护负有责任,同时更是创造了这些遗产的社会群体维系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文化的原创力。
此次公益演出中邀请的演员都是来自于云南山区本民族的村民,正是他们在每天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继承和发扬着自己的文化,才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并生机勃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让其他地区的人们有机会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文化,有更多的人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发展,更希望他们在活动中坚定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持续发展的信心,及自觉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决心。文化交流不仅能给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会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起飞的重要发动机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