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生计

生态农业与云南山地生计发展项目

作者:来源: 责任编辑:添加日期:2007-09-17 08:12:31阅读次数: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其三十八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有百分之九十四都是山区。山区是一个包涵生物地理和社会文化术语,主要指山地区域和它的生物组成,居民的生计方式以及文化认同。这些山区的重要性在于,任何山区动荡都会对平原地区的生态功能产生显剧的影响。脆弱的山区生计经常没有被政府的政策或发展项目所关注,他们面临着很多环境,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不确定的素。平原地区的有关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服务政策的决定对山区生计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说,位于昆明附近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了兴建云龙水库,给昆明提供饮用水源,搬迁了近当地居民。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对山区农民的传统生计提出了挑战。因此,怎样赢得山区生计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政府官员和发展机构面临的巨大挑战。

项目的总目标在于提高云南山区生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参与式技术发展,实施生态农业生产实践,以此来协调山地生计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通过加强村民和当地社区对资源的自主管理来发展当地生计。

项目的专项目标:

CBIK 社区伙伴在生态农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

考虑到云南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复杂的山区生态系统,以及人和生计的动态性,我们在云南省选择了两个项目实施点: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南啊河流域的勐宋哈尼族村,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云龙水库边的云利村。这个项目由德国米索尔团结友爱基金会资助,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生计部李志南负责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主博士负责协调。

作为传统农业的替代方式,生态农业更注重生态上的合理性,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的公平性和文化的适用性,它是多种价值的集合体。生态农业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和恰当经济的农业技术,最小化对农业系统的外部输入,以提高当地社区的独立性和自给自足能力,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它将社区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联系到一起。在此项目中我们致力于加强当地传统知识中对环境有益的农业实践,并通过参与式技术发展用科学知识来提高而不是取代这些传统知识,以此来培养当地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

(PTD):

1.

2.

3.

4.

治理的概念是指一切有关于机制的结构,政策,过程,策略,程序或规定,他们被用来在组织,地区或国家范围内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资源治理是一个政策制定者和被管理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相关人群包括一切和资源有关的利益群体,如,政府部门,私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了使政策能够更有效合理的让当地利用资源,我们的项目旨在帮助当地机构进行能力建设和促进他们与外界的对话。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