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第七期NGO互动在线交流简报

作者:NGO论坛来源: 中国扶贫基金会责任编辑:添加日期:2007-11-29 23:48:11阅读次数:

(论坛简介:中国

欧盟资助,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的

在本期交流过程中,共有华克

华克:从事这份工作,有专业背景当然很好,工作起来上手很快,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的人,要求大学以上的学历,专业不是特别苛求,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面和基础,学习其他的东西也会很快。

有很多,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文字处理,应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

华克:怎样用好志愿者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事情我本人也有过困扰。要想用好,必须先了解他,了解他能发挥什么作用,并且精心地设计好志愿者的岗位,再请他来。否则志愿者做什么不清楚,怎么用志愿者不清楚,怎么管理也不清楚的话,还不如暂时没有,否则来了以后会更乱。

华克:我是这么认为,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就是到基层去,到农村去,从事一些具体工作也不叫浪费青春。可能那段经历现在看没有什么,也许过了很多年之后再回顾,是他成长中很重要的一段。很难说离开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我想他可以与同学、长辈,包括领导及基层工作者一起探讨。另外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自己是怎么设计职业生涯的,这也很重要,把自己定位清楚,再来评判这段志愿者生涯是否合适。

华克:正因为西部很落后,西部有很多地方是不尽如人意的,所以才有各种计划,包括志愿者计划。这些志愿者走的时候有很多梦想,期望很高,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结果恰恰不是,这才是社会生活的现实。

华克:每一位愿意做善事的捐赠人,绝对不希望中间截流,被人拿去谋自己的私利。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数据库里,可以看到所有受助人的记录,而且这些人得到帮助以后,如何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在是什么局面,都能从项目资料库里找到。实际上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有很多捐赠人,最初是试探性地捐一点钱,看看做的好不好,得到他的信任以后,会越捐越多。有不少客户,都是多少年来和我们建立了非常好的、紧密的关系,他们觉得把善款交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是放心的。

华克:境外确实有非常多的资金是用来做公益的,国内很多

华克: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因为大家的认识模糊,也会误导我们的行为。实际上非营利组织的意思,不是说就该去做赔钱的事,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最本质的区别是收益拿来干什么。比如非营利组织,它的收益是用来继续从事机构赋予它的使命,而不是可以装在自己兜里。营利部门,比如说企业,它把收益在股东之间分红,是再正常不过的。我经常看到有人把非营利的

华克: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工作做得好,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盟。可以说它能用多少志愿者,也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

不论在哪一类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首先是岗位职责,胜任能力,怎么去找到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怎么进行工作评价、绩效管理,然后是怎么进行奖惩。

NGO

华克:首先有清楚的岗位设计,应该赋予什么样的工作职责,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年初的时候应该有岗位责任合同,只有责任、职责、任务明确了,才知道他该做什么,才谈得上怎么评估。如果连干什么都不清楚,就谈不上评估,绩效考核也是一样的。所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在年初跟每一个层级的员工签订岗位合同,每个月有考核,每季度、半年都有工作的小结或者评价。这样到年底来整体评估才有依据。

华克:人力资源管理不论是不是

新建的

华克:会授权的领导是好的领导,做领导有三种,一种能够充分地信任下属,而且让下属能够得心应手地做好事情。一种不管是下属的事还是自己的事,都自己做。这样的领导干得很辛苦,但是一个人再能干,也会有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能够发挥团队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来做事,会比自己做效果更好。

如果一个领导对下属有合理的授权,这些下属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得到了自信、快乐,而且能够有机会和机构一起成长。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又有一批人才成长起来,是件好事。这是作为领导应该学会的。

华克:作为一个

如果想赚到很多钱就不要到

华克:因为中国的

华克:这种情况是有的,在中国这也是一个特色,很多老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去发挥余热,成立一个

华克: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人员中分三类,有专职、兼职和志愿者。对他们的管理逻辑是一致的,都有清晰的岗位设计、清楚的岗位职责,只要做好他的工作就可以。在我们这儿像法律顾问就是兼职的,工作时间与职责有清楚的规定,考核是按照规定的责任来考核。志愿者也是一样,这些都不是问题。

只要岗位职责清楚、要求清楚,有明确考核的办法,管理的逻辑都是一致的。比如有的人会不会觉得在别的机构里,既然是志愿者可能就和员工要求不一样,难以管理。在我们这儿志愿者进来的时候也是有标准的,志愿者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胜任这个岗位,都是有规定的。进来以后应该怎么工作也是有规定的,所以并不难管理。

华克:在中国做志愿者、做义工人数很少并不奇怪。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才可能有这样的

中国的公益事业要发展,或者说公民社会的建设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义工的作用或者志愿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在公益组织中不仅仅是降低了公益事业运作成本的问题,还对组织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每一个义工的背后都是一个小社会,通过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义工或者志愿者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来,这是对整个社会良性发展、健康发展非常有益的,这是要大力提倡的。

华克:不是说在事业单位和政府里才有各种保险,国家要求所有的人都上社会保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组织,更有必要通过上社会保险,给员工提供保障。不管什么样的组织,都应该给员工上社会保险。

华克:员工在加盟我们的时候,应该对我们组织机构认同,他得同意这个机构是利他的,他加入进来不能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够和我们一致,有公益精神,否则他在工作中会觉得不合拍。

华克:既然有岗位、有责任,就得有考核,要不怎么来评价做得好和不好表,才可能不那么主观。恰恰是没有标准,评价的结果才会很主观。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件事看法不一样,你有了一套考核办法,其中分很多指标,加以评价汇总在一起,就是这个人的业绩。我觉得用这样的方法,还是比较客观的。

老员工对组织贡献较大,但是有点跟不上现在的步伐。新员工干劲十足,但是处于老员工之下。请问如何处理呢?

华克:不光是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轮岗。确实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干三年,时间就有点长,经常换一换,让他有新鲜感,就会有更多的创造性。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没有论资排辈,给每个人都会创造同样的机会,让他去发挥自己的长处。老员工如果不求进取,也可能会做给新员工打下手的服务。这也在于制度的设计。

解决的办法,一个岗位很明确,另外胜任的标准要清楚,责任要清楚,又有考核,考核了之后,还根据绩效考核进行相应的处置。如果干得很出色,会有提拔的机会,如果不能胜任,可能会降一个岗位。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会在这个岗位上特别努力地工作。

在我工作的一个

华克:志愿精神是一种公益的精神。所以很难想象,在这样一种组织里,还为一些私利不团结的事情发生,这本身就和公益精神相悖。有一句话叫

华克:

华克:像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我们都是有影响的。比较直接的,像基金会就是《基金会管理条例》。另外跟人力资源管理最相关的就是《劳动合同法》,这都跟我们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做事肯定不能违背这些,实际上它是指导我们如何来做人力资源管理的。

华克:志愿者、义工都是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自愿的贡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才智、学识甚至金钱,这才叫志愿者。按说既然叫做志愿,就不应该领补贴,但因为中国现阶段特别富有、不需要钱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在我们这儿志愿者是给一些补贴的。

上述的例子,我是这么认为的,比如每课时

华克:我认为有两部分,按照章程的规定,最高的权力机构是理事会,但是它只是一个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每年审议工作,批准预算。在理事会休会期间,对基金会进行管理的,可以说掌握航船向哪里走的团队是会长,或者说会长会议。但是他们不介入日常事务,执行层面的领导就是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助理等等,他们是操作班子的领导层。比如说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具体的每天怎么做,怎么能够实现这些目标,都是秘书处来管理。

还有一个中层,就是部门主任。每年定下来的任务要带领团队去执行,达成这些目标。实际中层起很大作用,他负责把所有的员工融合在一起,去实现这些目标。

华克:很多人都愿意参与志愿者工作,我们首先要清楚招募的志愿者干什么,如果自己不清楚招募的志愿者来做什么,就不知道去哪找,志愿者来了之后也不可能起到他的作用。所以,首先把岗位设计好,应该很清楚的知道志愿者到底干什么,然后再根据这种需要,到适当的地方招募。

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