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中心
-
公告栏
【公告】
【第一轮通知】社区森林资源的传统利用与保护国际研讨会 2024-09-15 -
最新动态
[原创]探索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双赢之路
作者:李建钦,曹思琦来源: CBIK团队责任编辑:admin添加日期:2023-05-16 17:20:00阅读次数: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全球性议题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千百年来,农业生物多样性是被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民族群体积极开发和经营的。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民族地区的传统农业正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严重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些传统知识和技术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在GEF-SGP项目的支持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CBIK)从2023年伊始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启动了“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基于传统知识的藏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 自2月以来,研究团队两次来到迪庆州开展前期工作,选定了香格里拉市向卡村和维西县柯公村作为项目示范点,建立起四个家庭型传统作物保护地/种子保护园圃和一个社区型传统作物保护地。
高海拔水稻梯田 传统种子釆集圃
用于晾晒蔓菁、草料等的“杂薪” 随处可见的松毛堆积肥
在香格里拉市向卡村,研究团队与村民共同商讨,按照传统种植方式分区域在示范地上种植了马铃薯、燕麦、青稞等不同农作物。与高寒坝区向卡村自然条件不同,维西县柯公村地处河谷台地,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是滇西北藏族聚居区较少能够种植水稻的社区,农业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根据当地传统种植习惯,村民在保护地里种植了本地包谷、白豆、黄瓜等多种作物,保证“地不落空”,利用间作作物时间和空间的互补,不仅优化了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作物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CBIK团队在向卡村进行访谈 农户在向卡村保护地种植传统作物
团队与柯公村妇女几总签订合作协议 在柯公村保护地播种玉米、白豆等
此外,团队还到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迪庆州图书馆调研,深入藏族村寨了解旅游发展给带来的生计变迁与文化变迁,评估现代农业发展对地方农业品种、传统农业管理技术的影响。未来,CBIK将继续以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与保护系列试验示范活动,推动当地的特色农业生物多样性产品开发,探索基于传统知识的藏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双赢
(撰写:李建钦,曹思琦)